close

        打電話找好友琳﹐恰好是他先生接的電話﹐沒想到他一聽我的聲音﹐劈頭就要我勸勸他老婆﹐在家帶孩子﹐不要出去做事。我愣了一下﹐顯然他們倆人正為此事鬧不愉快。琳的先生是教會執事﹐在事業上很有成就﹐也很有企圖心。我沒回什麼話﹐他又接著說﹐要自己老婆向我學習在家帶孩子。我支支吾吾混了過去﹐我曉得他想我高學歷在家帶孩子﹐是最有說服力的﹐然而我有不同的想法﹐也不好在他氣頭上﹐火上添油。

        教會多半鼓勵婦女在家做全職母親﹐尤其孩子幼小時﹐這看來是合理且有智慧的建言﹐因為下一代的培養不僅是父母的責任﹐也是父母的榮幸。然而﹐全職母親是為人母的惟一選擇嗎﹖當婦女接受了專業訓練﹐要她待在家中相夫教子﹐是否太浪費了﹖曾聽職業婦女的姐妹說﹐自覺低人一截。選擇做職業婦女是個不討神喜悅的選擇嗎﹖更何況人生有許多身不由己的事﹐對不少單親母親或遇見家變的婦女而言﹐全職母親可能頂多只是內心的期盼。全職母親真的是最佳選擇嗎﹖

        相對的﹐全職母親們犧牲收入﹑付出青春﹑辛勞﹑寂寞﹑沒成就感﹐但在社會上換得的往往是彷彿低人一等的地位。有時候﹐就連女性也歧視女性。有一回﹐團契歡迎新朋友來﹐大家自我介紹﹐姓名與工作。在座多數弟兄們一聽他們自我介紹在哪裏工作﹐就曉得他們的高學歷。而我呢﹖既然選擇留在家中工作﹐就是以照顧孩子﹑丈夫為重﹔我就自我介紹在家帶孩子。結果聚完會﹐一位新朋友(女性)走過來找我先生說話﹐她以欣賞的態度與在座幾位學有專長弟兄談﹐而她連看在身邊的我一眼也不﹐她的肢體語言明擺著輕視。我倒是無所謂﹐有點兒好笑﹐旁邊一位弟兄看不過去﹐就插嘴﹐介紹我的學經歷。這下子﹐她馬上對我態度一百八十度大轉變。而我呢﹖有點心酸﹐看著房間另一角幾位在家全職母親﹐她們默默持家所做的犧牲﹐又有多少人懂得欣賞她們﹑尊重她們呢﹖難道惟有職業婦女才有價值﹐能夠活出生命的燦爛嗎﹖

賢德的婦女

        教會牧者常用箴言最後一章來講論才德婦女。這段經文所描繪的女性是一位超級女強人且性情溫和﹐說話有恩慈﹐行事有智慧。她天未亮起床,做早飯﹐分配工作給女僕(瓦斯爐﹑洗衣機﹑洗碗機﹑烤麵包機……)﹐購置產業﹐經營果園﹐健壯﹑勤勞,經營服飾生意﹐不怕繁重的工作﹐往往工作到深夜﹔她自己紡線,為自己織布﹐織造床單,為自己製麻紗和紫色布的衣服﹐讓自己家人衣食無慮﹔她開口表現智慧,講話仁慈﹐辛勤處理家務,不吃閒飯﹔以致她的老公能服務鄉里﹐擔任地方上的領袖。

        到目前為止﹐我聽到有關這段經文的講道﹐都是鼓勵全職媽媽﹔但從經文看來﹐這位婦女好像是一位十項全能的女性﹐既扮演好妻子﹑母親的角色﹐不但理財又生財﹐擁有自己的事業﹐是丈夫內心的倚靠。單是看她從早忙到晚的體力和精力﹐還能和顏悅色﹐說話有恩慈愛﹐就讓我羨慕不已。這位姐妹似乎挑起全家生活的擔子﹐讓她的丈夫沒有家庭負擔﹐可以在政治事業上一顯身手﹐並且全力事奉。

        然而話又說回來﹐新約不只一次提到﹐教會領袖資格之一要好好管理兒女和自己的家(提摩太前書三章﹐提多書一章)。可見聖經教導﹐男性也當負起管理家庭的責任。然而﹐男性在專業職場上拼命﹐等晚上回到家已經是筋疲力盡﹐根本沒有體力﹑精力留給妻子﹑兒女﹐更別提能管理家庭的責任﹐絕對不是罕見的現象。若在加上在教會熱心事奉﹐孩子可能一星期才見到幾次爸爸﹐就算見到爸爸﹐爸爸也不見得有心情關心他們的需要。(不過﹐我也必須承認體力與精力也是不少婦女所面對的挑戰。)

以家庭整體做全盤的考量

        我常納悶﹐箴言最後一章可不可能只是呈現當時父權思想之下的夫妻配搭狀況呢﹖其實﹐管理好兒女與家庭﹐重點並不在於在家或職場的選擇﹐而是要以家庭整體做全盤的考慮來做抉擇。

        作家江兒就是最好的例子。江兒夫婦兩人原本都在報社上班,從江兒妻子懷孕開始,兩人就開始思考是否該為了孩子把工作辭掉、誰辭掉的問題,不過總沒有定論。最後﹐夫妻因著共同信仰,透過禱告,得到共識,終於決定由江兒辭去在報社的全職工作,全心在家帶兒子。

        江兒回家以後,夫妻兩人才發現,其實他是比較適合帶小孩、比較有理家天分。剛開始他也會鬱卒,因為突然間工作沒有了﹔但若是你看到後來充滿熱情、笑容滿面的江兒,實在很難想像「憂鬱」的江兒是怎麼一回事。也是因為這段時間﹐江兒領悟到自己對才慢慢發現在溝通與輔導的興趣。現在江兒在教會上班,負責家庭輔導方面工作。他說﹕「社會其實需要像我們這樣鬆動的人口,去修補社會上的問題,」江兒很高興現在能發揮自己的輔導所長﹐而據說他妻子後來也辭去全職的工作。

        我個人認為在夫妻在專業上一起卯足勁全力衝刺是個理想﹐但卻是不太可能的事﹐尤其在孩子幼小時﹐除非有祖父母鼎力相助或是雇用保姆﹐然而這也意味著把為人父母的責任與義務交給他人承擔的取捨。但總括而言﹐若是以家庭為考量且由夫妻擔負起父母的責任﹐夫妻其中一人勢必要有所犧牲﹐可能需要全職在家﹐也可能是選擇且甘願停留在時間較有彈性的工作上或是兼職。

除去「如果‧只要」大敵

        前些日子﹐與朋友豪義閒聊自己平日禱告內容﹐他說了一段會令不少女性動容的話。他真誠地分享﹐「我平日想著就是為我的子女和孫子代禱﹐還有為我妻子黛安代禱﹐求主引領她並且祝福她能夠活出神在她身上最美好的計劃。」我想這是每個女子最期盼的就是嫁給予一位樂意成全自己的人。然而﹐世事不見得總是能讓我們乘心如意﹐我們的配偶不見得會了解我們的需求﹐不見得會想到要成全我們能活出燦爛的生命。

        有一回聽莉莎‧畢維爾師母講道﹐她突然開口說﹐「姐妹們﹐不要貪戀別人的丈夫。」她語出驚人﹐仔細一聽﹐才曉得原來是因為她丈夫約翰‧畢維爾牧師是北美頂受歡迎的講員﹐有不少姐妹愛慕﹐當著師母面指出師母配不上牧師﹐她心有所感才發此言。(其實他們兩人金童玉女型﹐很俗配。)在師母分享要追求心思意念的純潔之後﹐她又突發一語﹕「其實﹐你所慇羨的男人(她是指牧師)回到家裏﹐照樣襪子到處亂丟﹐那德性和你家老公也差不多的。」

        「貪戀別人」這句話頂重的﹔我們不見得會批評人家夫妻不相配﹐貪戀別人丈夫﹐但羨慕別人丈夫的體貼﹐就抱怨自己的老公﹐或自怨自嘆嫁錯郎﹐並不是罕見現象。在教會裏﹐我就看過有些姐妹知道某弟兄很顧家﹑疼老婆之後﹐就開始公開或私下抱怨自己先生﹐甚至成為夫妻吵架導火線。其實﹐這樣的受害者心態就是擋住我們享受今天的最大阻礙之一。

        洛杉磯一位小有名氣的心理醫師曾分享﹐聽過成千上萬病人用「如果‧只要」這幾個字作開頭語﹐說出一大串內心不滿或悔不當初的話。這些病人一直說個不停﹐直到這位心理醫師要他們停下來﹐向他們指出﹕「如果只要你不再說『如果﹐只要』﹐我們也許就能一起解決掉你的問題。」這位醫師何以這樣子說呢﹖因為「如果‧只要」不能改變目前既成事實﹐卻使人不是停留在過去﹐就是希冀不可能的未來﹐只是浪費時間。

        我們若是一直處在羨慕他人體貼的丈夫﹑埋怨自己丈夫的景況中﹐就永遠走不出自憐與慇羨的死胡同。這麼一來﹐活出美好今日只是一場永遠不會成真的夢。

欣然做自己

        其實﹐全職或兼職的抉擇只是外表的問題而已﹐重要的是去了解自己生命的價值﹐才能欣然做自己﹐活出美好的今日﹐不然就會很容易落入欽羨他人的受害者心態中。忘了是誰曾說過﹐「人最強勁的敵人並不是不利的境遇﹐而是自身的心理狀態。」

        然而﹐人若是了解自己生命的價值﹐就會擁有一份誰也奪不去的知足與喜樂﹐曉得自己毋需以成就(無論是專業成就或養兒育女的成就)來肯定自己﹐就算丈夫不配合﹐我們照樣能以家庭整體為考量﹐來做抉擇﹐並且活出美好的今日。

        無論是全職母親或職業婦女(男性也是一樣的)﹐都需要明白自己生命的價值﹐才能得到深刻的滿足感﹐不再慇羨他人的成就﹐更不再追求其他的人事物來填補內心對自己生命價值的肯定感。然而﹐這份生命價值的認知﹐惟有從神永恆的角度﹐在聖靈光照之下才會明白。

        「欣然活在此刻」是需要時間且有意去培養的﹐會經由禱告祈求聖靈光照﹐漸漸真實明白「上帝愛我」這份事實﹐紮根在我們的生命中﹐得以逐漸明白(不只是頭腦知道)因著上帝的愛﹐基督為我流血捨命﹐我毋需做任何事來博得祂對我的愛﹐並且在祂眼中我是珍寶﹐我毋需用成就來肯定自己。

        然而﹐我們不需要等弄清楚自己生命價值之後﹐才能開始活出美好的今日。享受生活中大小事﹐為這些事感恩﹐是進入美好今日的頭一步。我們可以從生活中﹐發現一些美好的事物﹐也許是牆角一棵生命力強健的蒲公英﹐是下午麵包店飄出的新鮮麵包香味﹐或許是微風吹樹葉的聲音﹐或是晨光斜照秋天落葉。這些生活的小發現聽起來似乎很陳腐﹐卻是生活的實質內涵。我們往往容易視這些事為理所當然﹐但是當我們為這些大小事的享受感恩時﹐美好今日的大門就為我們敞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細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